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招聘信息  第一智库微博  安邦咨询  ANBOUND 高格全球文化项目论坛
全球智库 Global Thinktanks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所炮制的围堵战略,受到多项因素的制约。中西间的冷战并不现实。中国不同于前苏联,既不想孤立自己,也无意于建立集团或联盟。开放政策是中国国家战略的核心。中国和西方都想参与对方的发展,双方也已在中国20年的开放政策下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只要中国的发展依然保持活力,能让西方从中获益,西方就不会孤立和围堵中国。

余潇枫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佳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博士研究生

从中国核安全维护的国内举措和国际合作可知中国在核安全监管方面已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核安全记录良好,在世界各个核开发国家中处在前列。然而,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核安全维护的现实中,中国仍面临着核工业发展迅速与核安全从业人员不足、国际市场与国际技术合作有限、民众核安全文化与核安全观水平较低和核废弃物处置技术不足的难题、挑战乃至暂时性的困境。

徐秀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层面的国家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密切,但两者内在特性、取向和功能之间的矛盾性也在现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下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给当今世界的财富增长和福利改进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但也给财富分配不公平和收入不平等加剧提供了土壤。面对各国之间和一国内部的分配不公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发挥国际市场的良性功能与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有效参与,在优化资源配置“做大蛋糕”的同时更要注重合理“分配蛋糕”。

郑志华

华东政法大学海洋法与海商法史研究所所长

中国在推进全球海洋秩序变革的过程中,应当依据“陆海统筹”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主义路径”“整合性路径”“功能性路径”的各自特点与优势,在海洋维权领域重点采用“区域主义路径”,在海洋生态环境秩序领域问题上应用“整合性路径”,而海洋产业领域则发挥“功能性路径”的优势。立足于改革和完善全球海洋秩序,提升我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立足于维护和拓展我国海洋权益,妥善处理履行国际公约义务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之间的关系。

张良福

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未来全球及亚太地区海洋秩序的主导因素究竟是规则还是实力,目前仍不明朗,而目前国际海洋安全秩序正在由美国主导、其盟国参与的霸权格局向多强格局转变。海洋是西方列强几百年来的乐园。中国作为后起海洋大国,大力增强海上实力,必然冲击现存的海洋安全秩序、特别是美国等既有海洋强国的“既得利益和权力”。国际海洋安全秩序正在重构进程中。未来中美共治、或共商共建国际海洋安全秩序的情景不能排除,但中美对立、多强参与的国际海洋安全秩序也是可能的情形。

严庆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

平维彬

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的民粹主义浪潮席卷了整个欧美世界。基于"经济焦虑"的左翼民粹主义和基于"身份焦虑"的右翼民粹主义共同激荡于西方政坛,冲击着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欧美发达国家的民粹主义力量在面对外来移民和全球化等问题上表现出民族民粹主义的底色。民粹主义者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使得民粹主义声音在"回音室效应"和"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充斥于整个社会,成为搅乱世界秩序的结|构性难题。

左希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权力变迁始终是亚太安全秩序变化的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太安全秩序的历史变迁就是一个去美国化的过程。在外部威胁上,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的对手由USSR转变为中国。较之于USSR,中国是亚太地区更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潜力巨大,对美国主导的亚太联盟体系威胁更严峻。中国持续快速发展使得亚太安全秩序去美国化成为一种历史必然,美国亚太联盟体系走向瓦解有可能成为一种现实。

胡一帆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亚洲两大经济巨人,中国和印度,将迎来激动人心却又各自不同的发展机遇。中国志在发展独立自主的创新与科技产业,因此未来十年将持续推进高科技行业成长。而印度将充分利用本国人口红利,改善与美国的地缘政治关系,逐步发展刚刚起步的制造业。假设未来十年中国和印度的平均GDP增长率分别为5.75%和7.25%,中国仍将是亚洲首屈一指的经济引擎。然而,印度的银行和制造业者(例如汽车和仿制药制造商)将在这波增长浪潮中脱颖而出。

张俊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郭智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一些政客希望在经济、科技领域构筑起新的“铁幕”,把中国与世界(主流)隔绝开来以达到封锁中国、遏制中国的目的。但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美国也不是当年的美国。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和科技体系,拥有积极有为的政府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只要应对得当,在“经济大变局”中必然会成为大的“赢家”。这就是中国应对复杂局面的底气。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中国能否考出好成绩,拿到“发达国家俱乐部”的门票,关键在于能否避开自我孤立的陷阱,避免出现为博弈对手提供“神助攻”的现象。

宋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应该更加开放、深入,因此,最直接的方式是进行双边FTA谈判以及投资协定谈判。这样的谈判,不仅能够照顾到双方的关切,而且还能开拓新的合作空间。当然,中美联手共同推进WTO改革,重塑多边贸易体制,或者推进亚太地区的巨型区域安排,比如扩版后的TPP或者CPTPP,甚至APFTA等,不仅会化解中美经贸关系纠纷,更会对于区域和世界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宏观经济结构国际比较分析
城市生活价格压力指数
“一带一路”专题
安邦书评
目录与检索
关注安邦咨询
查看更多
本站排行 1Think Ranking
第一智库时间 1Think Times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特约链接
凡本网站转载的文章,均由原载媒体审核后发表,仅反映原作者自己的观点,不代表“第一智库”网站的观点。
About US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中国-东盟基金·安邦合作项目 中信信睿·安邦合作项目
(安邦集团)北京安邦世纪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1993-2013 Anbound
法律顾问:君合律师事务所 | 京ICP备11036713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证110923号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