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向上流动渠道和农村教育性别平等:华中莲荷村的变迁(1958-2012) | 2016年07月26日 | 黄玉琴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从传统法治文化中寻找社会治理智慧 | 2016年07月26日 | 荆月新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参与和互构:中国参与国际社会文化体系探析 | 2016年07月26日 | 孙吉胜 外交学院英语系系主任、教授,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话语政治、美国政治、中美关系等 |
教育国际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2016年07月26日 | 曹沸 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别让影视领域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重灾区” | 2016年07月26日 | 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夏衍年表》等 |
科学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 2016年07月26日 | 胡长栓 中央编译局办公厅副主任,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怀疑论 |
“一窝蜂”裁撤教育学科不理性 | 2016年07月26日 | 胡乐乐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 |
在文化差异中寻求“共存理性” | 2016年07月26日 | 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
从“帝吧出征”事件看网络粉丝社群的政治表达 | 2016年07月26日 | 陈子丰 北京大学中文系 林品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 |
中国乡镇治理的变迁逻辑和发展路径 | 2016年07月26日 | 汪玮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
如何在学术与行政权力间取平衡 | 2016年07月25日 | 李杭春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
破坏与再生:礼仪文明的核心价值是“敬” | 2016年07月25日 | 刘梦溪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领域:文史研究 和思想文化研究,著有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论国学》等 |
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基因 | 2016年07月25日 | 张岂之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等 |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社会角色问题 | 2016年07月25日 | 青三 共识网作者 |
论公共管理的内在批判性:一种政治哲学的视角 | 2016年07月25日 | 韩升 鲁东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社会政治哲学、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
国家治理中的“融和”智慧 | 2016年07月25日 | 刘熙瑞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院士,研究领域:政治管理论、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等、他较早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著有《行政学纲要》等 |
国家治理中的国家伦理责任 | 2016年07月25日 | 张国钧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伦理、经济、管理、法律 |
联合国的核心价值建构及其对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启示 | 2016年07月25日 | 杨通进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应用伦理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 |
现代中国的语境变迁与传统文化的整体定位 | 2016年07月22日 | 赵峰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哲学博士 |
新媒体内容建设亟需大战略、大观念、大使命 | 2016年07月22日 | 陈伟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传媒文化、新闻业务、文化产业等 |
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 要做好“加减法” | 2016年07月22日 | 李向民 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 |
当前网络内容泡沫化隐忧 | 2016年07月22日 | 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藏大学特聘教授,研究领域:新闻理论、政治传播、媒介与社会、媒介文化、中国现代报纸副刊史等 |
主流媒体网站内容建设的三个维度 | 2016年07月22日 | 孟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研究领域:网络新媒体、媒介伦理、媒介传播及其社会影响、媒介文化等 |
利用大数据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 2016年07月22日 | 罗繁明 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
国外智库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2016年07月22日 | 权衡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著有《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现代分析:转型期中国经验与理论》等 洪民荣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 |
伊斯兰和世俗化真的势不两立吗? | 2016年07月21日 | 昝涛 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研究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奥斯曼-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伊斯兰研究,著有《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等 |
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规划专业为何不接地气? | 2016年07月21日 | 夏铸九 台大建筑与城乡规划研究所名誉教授、亚洲规划学院学会前任会长、南京大学宜兴讲座教授 |
文化产业当然属于实体经济 | 2016年07月21日 | 金巍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
中国大学对“世界一流”执念太深、焦虑太重 | 2016年07月21日 |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警惕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 | 2016年07月21日 | 吴建民 曾任外交部发言人、驻外大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外交学院院长等职,著有《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成长》等 |
重新叙述一个现代中国的法政故事 | 2016年07月21日 | 高全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法学院教授,法理学、政治哲学和宪政理论、空间法理论,著有《自我意识论》等 采访:宋学鹏 |
南海仲裁,中国最后将是赢家 | 2016年07月21日 | 傅崐成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海洋法、英美合同法等,著有《国际海洋法-衡平划界论》等 整理者:李念 金梦 沈逸舟 |
真正的学术群体应该“脱俗” | 2016年07月21日 | 陈春声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研究领域: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和史学理论 |
“中国”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 | 2016年07月20日 | 李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记者:刘力源 |
爱国何以成为一种美德 | 2016年07月20日 |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
给“知识分子道义担当论”祛魅 | 2016年07月20日 | 吕嘉健 曾任广西梧州师范学校科研处主任、副校长、梧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医患信任修复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 2016年07月20日 | 汪新建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 |
“满铁”调查改变中国农村研究 | 2016年07月20日 | 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基层政治、乡村治理研究,著有《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等 |
“朋友有信”与现代社会信任 | 2016年07月20日 | 翟学伟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有《中国人的关系原理》《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中国人的脸面观》等 |
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理论的区别 | 2016年07月20日 | 李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著有《积极自由的悖论》等 |
党的执政方式的学理阐释与现实转向 | 2016年07月19日 | 方雷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地方政府与政治、中东欧政治发展,著有《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等 李优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
高等教育、精英形成与社会分层 | 2016年07月19日 | 吴晓刚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研究领域:社会分层与流动、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 |
浅析教育与代际阶层继承模式关系 | 2016年07月19日 | 张桂金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张东周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家庭是决定大学教育机会的关键? | 2016年07月19日 | 应星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
以“一体化”促进“均等化” | 2016年07月19日 | 杨银付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
超越传统:走向批判与本土化的比较教育学 | 2016年07月19日 | 杨明全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
法国学者扎卡:巴黎恐怖危机为何比9·11更加深重? | 2016年07月19日 | 伊夫·夏尔·扎卡 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现代政治思想史领域的杰出学者、巴黎笛卡尔大学政治哲学教授 |
农村孩子为何越来越不想读书 | 2016年07月19日 | 郑也夫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中国知识分子问题,著有《走出囚徒困境》等 采访:凌绝岭 |
缓解“乡村弱”关键在轮岗和协作 | 2016年07月19日 | 袁桂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农村教育、西方道德教育 |
破解“大班额”需要“源头治理” | 2016年07月19日 |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理论、教育现代化理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