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拓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
李林
中国政 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全球学博士研究生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是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历史把中国推向全球化与全球治理舞台的中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之问。四十年的中国全球化外交实践已经在经验层面上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知识,需要在理论层面上加以总结、提炼,构建当代中国的全球化外交理论,使中国外交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尤其在全球化发展遇到低潮、国内改革面临瓶颈的当下,客观上要求中国审慎思考、大胆行动,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朱锋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为什么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般的判断,或者说是世界政治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现象?很简单,一百年前,1918年一战结束,随后创设了凡尔赛体系,第一次出现了人类社会合作治理的早期形态。二战后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体系,涉及各个领域,欧洲实现了联合。显然,过去的一百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而又深刻的挑战。在这样的挑战面前,中国的利益在哪里,我们的价值定位在哪里?中国的道路选择应该如何坚持与创新?
吴心伯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内容很多,其主线是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所有的情节里面最核心的就是这个关系。我们看到历史上的权力转移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成功的转移,就是新的崛起大国取代旧的霸权国家,比如,19 世纪末,美国取代英国。第二种是不成功的转移,比如,一战前德国挑战英国失败。今天,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会是哪一种形态? 我的判断是它会创造第三种形态,叫不完全的权力转移。不是完全成功,也不是完全失败,是介于二者之间的。
刘洪钟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2010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和去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分工继雁型发展、区域生产网络发展之后,走上了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之路。东亚区域分工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是,东盟正在逐渐赶超中国成为新的区域乃至世界组装工厂,而中国则将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攀升而从一个全球组装中心逐渐变成一个全球制造中心。与此同时,中国也将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区域最终消费品市场。
凌胜利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亚太安全、联盟研究、中美关系、中国外交、战略研究、朝鲜半岛问题,著有《分而制胜-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研究》
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大力举办和开展主场外交,提升国际话语权、加强对国际制度的参与和塑造、优化国际形象和增加国际贡献,推动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有助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从博鳌亚洲论坛到G20杭州峰会,从塑造国际共识到促进共同行动,中国的主场外交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存在国内协调、政策落实、长效机制、成本优化等问题,需要在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聚合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制度效能、增加透明度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王勤
中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
中美贸易战的逐步升级,导致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中美两国分别为亚细安国家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2017年,亚细安与中国、美国的商品贸易分别为4410.09亿美元和2342.7亿美元。中、美两大贸易伙伴的贸易纠纷,对亚细安国家经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已逐渐显现出来,短期的负面效应要大于长期的正面效应。
陈刚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高级研究员
在东亚,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克服了历史因素、意识形态和领土纠纷等不利因素,逐步建立起面向全球市场的供应链体系,促成东亚经济的整体腾飞和一体化进程。然而,中美贸易战不仅影响了这一供应链体系在中国的布局,导致大量制造业工厂逐步撤离中国,并且干扰了区域内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保罗·克鲁格曼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唐纳德·特朗普宣称“贸易战是好事,很容易赢”,这个经典言论肯定会被载入史册——但不是流芳千古那种。相反,它类似于迪克·切尼在伊拉克战争前夕的预测,“事实上,我们会以解放者的身份受到欢迎。”也就是说,它会被用来说明,推动着关键决策的,往往是怎样一种傲慢与无知。因为现实是,特朗普并没有赢得贸易战。诚然,他的关税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但它们也伤害了美国。而且没有迹象表明这些关税正在实现特朗普假定的目标,即迫使其他国家做出重大政策改变。
蔡凯龙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数字货币的快速崛起,大量私人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以及巨大的价格波动, 促使各国监管者越来越重视这个行业。特别是近期Facebook宣布成立联盟发行Libra非主权稳定币的计划之后,全世界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数字货币。Libra币挑战了各国的主权货币,倒逼各国监管者加快行动步骤,以应对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然而,目前对数字货币的监管还处在雏形阶段,不仅全球各国区别很大,而且一直处于快速的动态变化中。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著有《再造中国:领导型国家的文明担当》《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等十多部专著
现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很多国家纷纷向“东”看。“一带一路”是“中国崛起”给世界提供的一个合作倡议,背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纳。但这一格局的重组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他们的抵制。因此,为更好地开展“一带一路”倡议,必须弄清楚以下三个方面:谁在反对、为何反对以及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