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雨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亚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
特朗普“美国第一”的经济政策,面临的首要竞争者是中国。在地缘政治上,他也很可能将中国视为第一大威胁。
周平
云南大学特聘教授,著有《民族政治学》等
国家构建起来以后,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着根本性的影响,也一直处于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并因此而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多重属性。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会将国家内涵和属性中的某些方面突出出来,并促成相关的研究。
罗杭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助理教授、研究员,研究领域:计算机政治科学;欧洲政治与外交等
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升,适度分裂所需要的大国架构越来越大,曾经的大航海和欧洲诸国竞争时代,葡萄牙、荷兰等小国也是大国乃至全球霸主,而如今,只有具备了中国、美国等这样的大国架构以及辽阔的土地和殷实的人口,方可称为大国,才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应对全球竞争。
船桥洋一
Yoichi Funabashi
东京智库日本再建基金会主席
翻译:陈亦亭
李琼
美日关系是过去一段时间里最成功的大国联盟之一,候任总统特朗普切不可让自己竞选期间前后不一致的夸张言论破坏这个联盟。如果要做点什么的话,那么他其实应该让安倍晋三信守承诺,加强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以便进一步增强两国之间的关系。
胡逢瑛
台湾元智大学助理教授、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大学博士,研究领域:俄罗斯新闻体制、国际传播、文化与全球化
俄罗斯的外交更加结合国家计划经济,换言之,与俄罗斯的经贸交往更加注重在与领导人的交往上。这样一来,特朗普的商人角色将能适时在外交上发挥,特别是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
刘青海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中非投资合作、中非技术合作、非洲经济,著有《国际技术扩散与区域经济增长》等
中非贸易的深化和扩大必须知晓非洲贸易政策的最新动向、分析以其最新趋势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为前提。考虑到2015-2016年是许多非洲国家制定发展规划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下面本文对2015年至2016年6月以来非洲国家贸易政策的新趋势进行梳理,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魏玲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地区主义和东亚地区合作
依据过程建构主义的基本假定,清谈是一种以关系为核心的软性制度主义国际合作实践。清谈建立、发展和维护关系,形成关系网络;在关系过程中,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性决定了关系网络的自觉自我维护,关系理性推动关系中的行为体通过互惠与和谐机制实现合作,即便是在困难时期,也可以维持合作的关系过程不变。关系是清谈模型的核心,是实践本体,是合作进化的逻辑、动力和目标。
李小云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原院长,现任中国国际发展网络主席,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高级顾问,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研究领域:农村发展、扶贫,参与式研究与发展、性别与发展、公民社会与发展,著有《普通发展学》等
现在和未来中国的发展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这三个主义之间如何互动,而且在发展性共识逐渐减弱的客观条件下,国家主义、发展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结构性张力将会成为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李玲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政策分析师
有人称这次大选不仅是希拉里的失败,也是传统媒体的失败;不仅是特朗普的胜利,也是新媒体的胜利。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胜负局面?这源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当然更与新的传播环境——互联网的兴起密不可分。
约翰·德勒里
首尔延世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研究副教授
尹宏毅
新华社副译审、清华大学科技政策兼职研究员
下届美国总统及其核心顾问将必须自己决定,是鹰派、蟒蛇派还是鸽派的观点正确。毫无疑问,将有这三项对策的某种结合,正如专家们所建议的那样。但是,在确定美国未来政策的重点方向问题上,必须做出一项艰难的选择。无论在战略上的耐心之后到来的是什么,成败都可能取决于“中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