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沈荣华
苏州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政放权是转变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之举。三年多来,本届政府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争取更大成效,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创新基层治理,最终要体现在服务、便民上。只有在基层治理的权力产生、权力运行、权力监督以及服务等多个层面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基层治理的基础才能筑得更牢。
唐昊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社会都具有一个在权力、金钱、知识、声望上超越普通人的特殊群体。我们可称之为精英群体,他们是这个社会最有能力的一群人,按理也是应对社会负起最大责任的一群人。所以,引导、规范这一人群,使其履行对社会的责任而不是滥用自身的能力,就成了建设一个美好社会的必经之路。
王秋波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邓小平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领域: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政治制度等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需要结合中国国情,也需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英美等发达国家智库的专业化建设和发展时期比较长,决策咨询机制顺畅,形成了智库建设、管理、运行的有益经验,对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著有《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等
中国外交的发展形势是非常好的。中国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与东盟的谈判也即将实现突破。目前中国所面临的诸如“萨德”、“南海”等问题,实际上主要是中国与美国联盟体系的问题,是美国“重返亚太”导致的。
王永斌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成为“国家战略”。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到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一系列战略部署彰显着中国正在走向智库时代。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就是要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智库新气象。
王晋
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院博士获选人
中国人在海外交往中往往存在“怎么我们这么强了,他们还不尊重我们”或者“他们还不主动了解/学习我们”这样的疑问,而当中国人以“世界大国”这样的自我期待面对其他“非西方国家”对中国是“世界边缘”这样的认知时候,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往往会产生,进而恶化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民间关系。
人大重阳课题组
新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复苏缓慢,新兴大国快速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动向;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社会不公平程度加深;世界贸易在艰难环境中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自贸区发展呈“碎片化”趋势;全球问题日益突出,非传统安全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盛明科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著有《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等
反思当前中国智库发展进入快车道后的诸多困境不难发现,之所以智库建设一哄而上、缺乏特色,同质化、形式化与标签化的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智库建设缺乏分类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依据“同类事物可比,不同类事物不存在可比性的原则”实施新型智库评价,是提升评价公平性、科学性、规范性的关键。
浦琳琳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
眭依凡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
在一个知识以及知识创新起决定性作用的时代,高等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实力与竞争力的象征。没有高等教育之崛起谈何高等教育强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高等教育将如何崛起?没有国际化的手段,世界一流大学又将如何建成?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这便是讨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退”的意义所在。
苗伟
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文化自信展示了大国气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在继续秉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和眼光、积极的文化创新和作为,培育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文化自信成为人民群众言谈举止中透露出来的精神气质、进行文化创造创新的前提和动力、开展文化交流互鉴的充足底气,从而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
曾峻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研究
之所以强调自信,是因为存在不自信。这表现在道路、理论与制度上,也表现在文化上。从文化自身看,表现在各类文化作品上,也表现在价值观、学术话语上。刻意模仿、跟风逐流、拾人牙慧的现象不在少数。造成这种局面,有发展水平上的原因,有比较和判断方法上的原因,也有心态上的原因。所以,重视文化自信,实质上是对文化主体性和相应的自觉、自尊和自立意识的关注。
胡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非物质文化保护领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究,而且在与国际上一些范例的比较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差距与不足。例如,与我们的近邻日本相比较,他们的许多经验就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本文旨在对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纪莺莺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不同利益导向与角色,塑造了行业协会政策参与行为的特征与后果。基层地方政府较少主动提供制度化的政策机会,更倾向于优待大型龙头企业,政商之间较多诉诸直接联系而非集体协商; 中央政府须权衡公共意见与整体社会利益,才可能主动地提供更多制度化机会空间给行业协会,从而此层面上行业协会可以更有效地表达集体利益诉求,甚至争取中央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地方政府抗争。
崔树义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兰永
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
事实上,只有当全面放开生育,或者说对生育数量不加任何限制,育龄夫妇才能展示其全部生育力,到那时,按照自然法则,出生人口性别比或许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只有当全面放开生育时,育龄夫妇才能生育满意数量的新生儿,才能最大限度地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但是,基于国情因素,中国要做到这一步尚需时日。当前在计划生育依然是基本国策背景下所能做到的,就是要提高计划生育部门的管理绩效,在全面两孩政策之际,全面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尽快转型。
朱敏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充足、稳定、绿色、低污染的能源供应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能源战略正面临着重大转型。从我国国情看,可能难以复制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去煤炭化”、从煤炭向油气转型的模式,而应大力发展核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积极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