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中美合作是稳定之基、秩序之柱、合作之核 | 2015年09月24日 | 赵可金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外交理论、美国政治与外交研究、竞选与政治营销研究,著有《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等 |
以战略思维做好“一带一路”研究 | 2015年09月24日 | 于今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国家智库》总编,研究领域:国家哲学、政治理论、城市与区域发展、民族文化、智库产业,著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 |
谱写中美“跨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 | 2015年09月24日 | 唐彦林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外交学、国际冲突、国际关系史、大国外交战略 张磊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硕士研究生 |
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多重视野:大包大揽将引发风险 | 2015年09月24日 | 薛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领域:中国对外战略、中国外交、海洋政策、能源政治等 |
习近平答《华尔街日报》:亚太应成为中美间的合作社而不是角斗场 | 2015年09月23日 |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
中东石油是中国能源的阿克琉斯之踵 | 2015年09月23日 | Owen Daniels 亚特兰大学会,Brent Scowcroft国际安全中心中东和平与安全计划项目助理 Chris Brown 亚特兰大学会全球能源中心项目助理 |
谁对美国制空权造成更大威胁,中国还是伊朗? | 2015年09月23日 | Franz-Stefan Gady 东西方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的报道遍及众多国家和地区,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其作品登上过纽约时报国际版、对外政策杂志、中东之眼等。 |
重塑国际政治与国际法的关系 | 2015年09月23日 | 王逸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中国外交、国际关系理论,著有《匈牙利道路》等 |
缅甸战略研究专家:缅希望加入“一带一路”建设 | 2015年09月23日 | 吴·暖芒森 缅甸战略与发展研究院主席 |
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和优先地区 | 2015年09月23日 | 李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著有《东亚社会运动》等 |
发挥中国—东盟智库作用 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 2015年09月23日 | 吕余生 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北部湾研究发展研究院院长 |
公共外交成为习近平访美重头戏 | 2015年09月23日 | 赵可金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
中国—中南半岛沿线国家将共绘国际经济走廊蓝图 | 2015年09月23日 | 杨陈 |
中国能将新型大国关系推广为新型国际关系吗 | 2015年09月23日 | 沈丁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军备控制与地区安全研究项目主任 |
习奥会规划中美关系新未来 | 2015年09月23日 | 赵可金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国政治外交研究、美国政治和外交对中国政治和外交的启示,代表作《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等 |
中美关系的辩证法:有一百个理由冲突,更有一千个理由合作 | 2015年09月23日 |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欧洲一体化与中欧关系、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北约研究、国际关系理论,著有《超越均势:全球治理与大国合作》等 |
中美关系的难中之难 | 2015年09月23日 |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国际和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等,代表作《未竟的变革》等 |
“习奥会”能让两国经济搭个便车吗 | 2015年09月23日 | 亨利·保尔森 美国前财政部长 翻译:刘旭爽 |
处理中美分歧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 | 2015年09月23日 | 刘辉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
欧洲难民潮缘何遭遇“尴尬” | 2015年09月23日 | 丁纯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德国经济社会问题、欧盟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欧美经济、社会模式比较、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等,著有《世界四类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绩效比较》等 |
德国为何欢迎日本通过安保法案:其亚洲政策模糊,日本最重要 | 2015年09月23日 | 刘丽荣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德国波恩大学哲学博士,研究领域:中欧关系、德国研究、国际政治学定量研究方法、欧洲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著有《经济自由与增长》等 |
中美关系为何离开高层投入就会“漂流”? | 2015年09月23日 | 达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办公室主任、美国所所长,研究领域:美国外交、中美关系 |
携手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 2015年09月23日 | 苏格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
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莫斯科开幕 | 2015年09月22日 | 新华网 |
中阿学者齐聚上海共议“一带一路”助力中阿合作 | 2015年09月22日 | 王蔚 |
第8届中国-东盟智库论坛开幕 聚焦“一带一路”建设 | 2015年09月22日 | 蒋雪林 林艳华 钟建珊 |
美国应该意识到,中国已经长大了 | 2015年09月22日 | 张沱生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
美联储为何能不断“忽悠”全世界? | 2015年09月22日 | 占豪 资深财经、时事评论员 |
石之瑜:谁来警告华府不准打台湾牌 | 2015年09月22日 | 石之瑜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
习近平访美:关键时刻的重要访问 | 2015年09月22日 | 韩召颖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
促进全球发展合作的中国方案 | 2015年09月22日 | 高虎城 商务部部长 |
安倍强推新安保法暴露其亚太图谋 | 2015年09月22日 | 李冰 天津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 |
百万民众抗议难阻安保法,日本民主怎么了? | 2015年09月22日 | 谢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中日关系可借鉴的国际样本 | 2015年09月22日 | 雷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史,著有《取静集》等 |
习近平访美,中美各自想要啥“成果”? | 2015年09月22日 | 杜大伟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 |
莫让“美国遏制中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 2015年09月22日 | 王立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等 |
气候变化给中美的挑战和机遇 | 2015年09月21日 | Li Shuo 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环境与政策部的高级职员 |
美国智库专家:习奥峰会应该谈什么? | 2015年09月21日 | 史文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 葛莱仪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 戴博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 帕克斯 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前院长 成斌 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夏舒 《外交官》杂志执行主编 |
中国会接管美驻吉布提军事基地么? | 2015年09月21日 | Shannon Tiezzi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著述遍及中国对外关系、国内政治经济等。她曾在美中政策基金会担任研究员助理,主持每周的中国论坛电视秀。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与威廉和玛丽大学,并曾在北京的清华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 |
美国将向菲律宾交付四艘巡逻艇 | 2015年09月21日 | Prashanth Parameswaran 著述主要关于东南亚、亚洲安全事务以及美国在亚太的外交政策。他是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预科生。曾在计划2049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亚洲事务。 |
中澳关系升温有何重要启示 | 2015年09月21日 | 储殷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国家安全与政府法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会研究员,研究领域:现代企业治理、法理学、中外政治制度、公共管理 |
东欧的耻辱危机 | 2015年09月21日 | 扬·格罗斯 普林斯顿大学“战争与社会”讲席教授、历史学教授,著有《邻人:耶德瓦布内犹太社区的毁灭》等 |
对中美关系的战略再思考 | 2015年09月21日 | 李成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
齐泽克论难民危机:《挪威的非存在》 | 2015年09月21日 | 齐泽克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和哲学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拉康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著有《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等 编译:诗婷 |
欧洲为何应该欢迎更多外来难民? | 2015年09月21日 | 西蒙•库柏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翻译:陈隆祥 |
中印边境实控线上的吊诡游戏 | 2015年09月21日 | 林民旺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外交政策分析、外交决策等 |
法国纵容排外主义将加剧欧洲难民危机 | 2015年09月21日 | 弗朗索瓦•埃斯堡 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特别顾问 编译:陈隆祥 |
日本通过安保法案将对亚太产生深远影响 | 2015年09月21日 | 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 ANBOUND |
王义桅:美国的中国焦虑 | 2015年09月21日 |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欧盟研究中心副主任 |
郑永年:仍然强大的美国为什么会恐惧中国? | 2015年09月21日 |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专家,研究领域: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国际和地区安全等,代表作《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和新世界秩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