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角色认知与话语建构:美国选择性干预的政治逻辑 | 2015年12月02日 | 姜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南海主权争议的新态势:大国战略竞争与小国利益博弈 | 2015年12月02日 | 朱锋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东亚安全、国际安全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中国国防与现代化,著有《人权与国际关系》等 |
非洲对于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 2015年12月02日 | 李小云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原院长,研究领域:农村发展、扶贫、参与式研究与发展、性别与发展、公民社会与发展、可持续资源管理、国际发展援助、中非发展研究,著有《普通发展学》等 |
国际关系中的蔑视与反抗 | 2015年12月02日 | 曾向红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中亚中东问题 |
西方干涉决策的规范性转向论析 | 2015年12月02日 | 潘亚玲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研究领域:大国关系、美国对外和安全政策、美国社会思潮与美国对外政策,著有《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等 |
亚洲悖论的根源 | 2015年12月02日 | 韩爱勇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韩保江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等,著有《刀尖上的舞者——关于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案例研究》等 |
游走在中美间的澳大利亚 | 2015年12月01日 | 宋聃 瞭望智库研究员 |
西方国家反恐应急机制的整合与强化 | 2015年12月01日 | 张仕荣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关系与台港澳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
美国是气候大会协议的X因素 | 2015年12月01日 | 刘东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
构建中美关系协调新架构 | 2015年12月01日 | 赵可金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国政治外交研究、美国政治和外交对中国政治和外交的启示等,著有《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等 |
浅析域外势力加大对缅甸介入及其影响 | 2015年12月01日 | 苏晓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安全、中国外交和能源战略 |
中国国家外交的媒介活动变化 | 2015年12月01日 | 王子豪 中国传媒大学 崔浩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国-东盟关系步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 2015年12月01日 | 江瑞平 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日本经济与中日经济关系、世界经济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著有《中日经济依存关系“易位”》等 采访:王卓怡 |
东盟共同体即将建成 成员国仍存挑战 | 2015年12月01日 | 魏玲 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地区主义和东亚地区合作 |
美日同盟的新一轮强化:内容、动因及前景 | 2015年12月01日 | 张薇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公共外交、亚太地区大国关系 |
英国卡梅伦政府对外政策与中英关系发展 | 2015年12月01日 | 王展鹏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欧洲一体化研究、英国/爱尔兰问题 |
东亚的地缘政治特点与未来趋向前瞻 | 2015年12月01日 | 刘建飞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中美关系、美国外交、中国外交、英美政治制度与思潮,著有《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等 丑则静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
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乱局与解局 | 2015年12月01日 | 王江雨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教授 |
印度海军外交: 战略影响与启示 | 2015年12月01日 | 曾祥裕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朱宇凡 国家图书馆 |
“一带一路”建设该如何创造与运用知识产权 | 2015年12月01日 | 李冰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信息工程、新经济下的创新与创造、知识产权等,著有《创新实践与社会发展》等 |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知行合一 | 2015年12月01日 |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环境经济学、会议产业 |
土耳其成欧盟难民阻断“疗法”前沿阵地 | 2015年12月01日 | 史泽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美国政治与外交、民主体制与外交政策 |
欧盟预算的制订、执行及监督分析 | 2015年11月30日 | 袁文峰 惠州学院政法系法学教师 曾智群 惠州学院政法系 |
战后冲绳处置与钓鱼岛争端 | 2015年11月30日 | 黄大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东亚国际关系、日本问题、中国外交等,著有《日本对华政策与国内政治:中日复交政治过程分析》等 赵罗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
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空间、挑战及应对 | 2015年11月30日 | 毕颖达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讲师,研究领域:朝鲜半岛国际政治、中韩关系、东北亚安全问题,著有《朝鲜半岛和平与多边安全合作构想-韩国与中国的立场》等 |
中东安全局势演变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 2015年11月30日 | 李伟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西亚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
中非合作的政策空间变化与应对战略 | 2015年11月30日 | 张春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
“一带一路”与印度“季风计划”的战略对接研究 | 2015年11月30日 | 陈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学系讲师 |
美国与中国核心利益:影响及对策研究 | 2015年11月30日 | 郭永虎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史、“西藏问题”、美国的西藏政策、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 |
“一带一路”与蒙古国“草原之路”的战略对接研究 | 2015年11月30日 | 华倩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一带一路”与印尼“全球海上支点”的战略对接研究 | 2015年11月30日 | 马博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 |
海上丝路建设亟须新海洋观 | 2015年11月30日 | 陈奉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日本史、东北亚史、东南亚近现代史、东方外交史,著有《战后日台关系史》等 |
探索中国海外安全治理市场化 | 2015年11月30日 | 赵可金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国政治外交研究、美国政治和外交对中国政治和外交的启示,代表作《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等 李少杰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硕士研究生 |
南海问题升温炒热不符合地区国家的利益 | 2015年11月27日 | 凌军 国际问题观察员 |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 2015年11月27日 | 韩文秀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著有《人民币迈向国际货币》等 |
土耳其的导弹如何帮了美国? | 2015年11月27日 | 史泽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美国问题研究、分裂社会政治,著有《美国现代保守主义:政治运动及外交影响》等 |
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的首场世界性战争——第三次欧战猜想 | 2015年11月27日 | 王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领域:宏观经济、经济改革、企业经济评价、国家综合发展战略、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虚拟资本主义、货币霸权战争、“币缘”战略,著有《货币霸权战争》等 |
论二战期间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2015年11月27日 | 周远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系 |
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和平发展 | 2015年11月27日 | 吴建民 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著有《公共外交札记》等 |
中国对外援助的战略调整问题探讨 | 2015年11月27日 | 雷兴长 兰州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学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等 |
南海争端未来走向——酿成危机或趋向平静? | 2015年11月27日 | 薛理泰 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东北亚安全格局、东北亚军事均势以及世界和地区性核态势之评估,著有《中国军事决策机制及台湾冲突》等 何国忠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中心研究员 |
巴黎恐袭背后的郊区病与极端派 | 2015年11月27日 | 陈振铎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社会学博士生、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师,研究领域:中国新安江水库移民、中欧穆斯林移民、城市街区 |
以全球视野谋开放新局 | 2015年11月27日 | 卞永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采访:杨晓东 |
调查与研究|国家失败是恐怖主义的根源? | 2015年11月26日 | 蒋和超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
如何避免在G20峰会中“打酱油” | 2015年11月26日 | 朱杰进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 |
中国联合国外交:从参与型转向引领型 | 2015年11月26日 | 张贵洪 复旦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一带一路与中东外交:世界需重估中东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 | 2015年11月26日 | 闵捷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中东|“死对头”沙特和伊朗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 2015年11月26日 | 李睿恒 “中东研究通讯”团队成员、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研究生 |
巴黎气候大会|“共同但有区别”能成有约束力的国际框架吗 | 2015年11月26日 |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
巴黎恐袭案与世界秩序的困境 | 2015年11月26日 | 施展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政治学教研室副教授、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及国际战略,著有《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 鲜血大地与主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