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招聘信息  第一智库微博  安邦咨询  ANBOUND 高格全球文化项目论坛
全球智库 Global Thinktanks

余永定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凯文·P·盖勒格

波士顿大学弗雷德里克·帕迪全球研究学院全球发展政策教授

尽管中美关系紧张已经有时日,但两国曾经联手对付过共同的敌人。作为一场全球危机,新冠疫情也应被视为共同的敌人。毕竟,病毒既不遵守政治边界,也没有任何种族或国籍界限。没有一个国家能单打独斗赢得这场抗疫战争。至少就目前而言,我们击败新冠病毒的共同利益要远远超过我们之间的分歧。通过要求中国和美国选择第三条道路,新冠危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

赵昌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未来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少数超级大国的主导供给;二是全球主义的集体行动;三是地区主义的合作一致。对于第一种方式,鉴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以及疫情期间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无论从供给方还是需求方来说, 其意愿和能力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对于第二种方式,由于“全球政府”并不存在,缺乏监管而导致全球公共产品被过度使用、引发“公地悲剧”等问题,而集体一致行动需要支付较高的“摩擦成本”。对于第三种方式,有其内在的经济逻辑,但是否一定能够形成,则取决于地缘政治关系。

穆罕默德·尤努斯

经济学家和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毋庸置疑,新冠疫情发生之前的世界对我们来说并不好。新冠病毒出现前,全世界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可怕事情叫喊。其实,我们是在数日子,直到一场气候灾难让整个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我们面临着人工智能带来的大规模失业的严重威胁。财富的集中正达到临界点。我们彼此提醒,这十年是最后的机会,在此之后,我们所有努力的结果都将微不足道,不足以拯救我们的星球。此次新冠危机为我们提供了近乎无限的重来机会。我们可以另起炉灶,重新设计我们的硬件和软件。

安刚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中心研究员

中美关系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螺旋下滑,彼此信任快速消耗,共同利益基础不断削弱,互利合作逐渐松弛,甚至侵蚀到多年来有力支撑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新冠疫情不仅未能重聚中美协调合作的纽带,反而加深了两国矛盾。中美在疫情期间不断升级的舆论战对双方民意产生了极大塑造作用,相互愤恨、怨怼的情绪成为主流,中国和美国在对方国家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急剧下坠,社会基本面对对方的认知和感受发生转折,给两国关系留下绵延且严重的“后遗症”。

刘江永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中美“两超”竞争合作的“两超多元”格局,可能是未来20年中美两国的发展态势与理性选择。中国作为经济崛起国,与守成大国美国之间的关系,在经历剧烈竞争的赶超“错肩期”摩擦后,有可能逐步进入相互适应的竞争与合作的新时期。从更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领跑的时期,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大国的群体崛起等世界多元力量,将进一步改变世界格局的面貌。新时代将证明,所谓后起大国以武力挑战守成大国或守成大国以武力遏制崛起大国的“修昔底德陷阱”历史,将难以重演 。

张宇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总体而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启的历史进程,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特定方式在某些方面加速或延缓了这一进程。此次疫情作用于现有历史进程的加速力或迟滞力突出地体现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的世界产业链的“客观”断裂上。相对于产业链的“客观”断裂,“主观”上的断裂更值得警惕。主导国家间的博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安全的程度与方向。尽管就目前态势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但疫情已经昭示:除了同舟共济并肩前进,人类不存在其他选择。

史蒂芬•罗奇

耶鲁大学教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

如果如科学家所认为的那样,疫苗问世还需要12到18个月的时间,那么被压抑的需求将累积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假如政府在此期间继续提供支持,让劳动者能够获得收入,那这些被压抑需求的释放可能将引发一轮市场意料不到的通胀飙升。作为总体上对全球化日益强烈的抵制的一部分,各国正威胁要让它们的海外企业回迁国内。企业回流可能大幅提高供应的安全性,但也意味着启用成本更高的国内生产商。飙升的赤字和债务可能加剧这一问题。历史也表明,在这种情况下,通胀可能是唯一出路。

崔洪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毫无疑问,疫情之后的经济全球化会以吸纳新要素的方式继续发展,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也会出现自我调适。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无论欧美是通过产业重组来维持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核心地位,还是通过升级规则和标准来维持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支配地位,如果只是以“维护各种安全”为理由、以离开经济全球化的汪洋大海为代价,退回到以区域经济为壁垒的状态,都将面临难以解脱的困境。

鞠建东

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

从全球秩序角度看,当前整个全球秩序处于失序状态。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美国已经不再具备领导全球秩序的能力,但中国也还不具备主导全球秩序的能力且美国也不会支持中国主导全球秩序,因此目前世界处于失序阶段。未来世界秩序可能会出现竞争共存局面,由全球治理机构和区域治理机构组成双重治理体系,在区域层面形成美洲、欧洲和亚洲三足鼎立的区域治理结构。

模型:袁斯健、杨坤隆、马绍之、闫方甲

执笔:杨燕青、林纯洁、马绍之、邵玉蓉

5月4日,以欧美最早实施“封锁”(3月10日)的意大利“重启经济(reopening)”为标志,全球新冠疫情主要国家正式进入退出“封锁”、重启经济、和病毒共存的大规模实验期。但从全球范围看,新冠疫情导致的“大封锁”是前所未有的,而欧美选择在疫情依旧持续的情况下 “退出封锁”,如何分步骤、分阶段重启经济、和病毒共存将成为未来几个月的核心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宏观经济结构国际比较分析
城市生活价格压力指数
“一带一路”专题
安邦书评
目录与检索
关注安邦咨询
查看更多
本站排行 1Think Ranking
第一智库时间 1Think Times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特约链接
凡本网站转载的文章,均由原载媒体审核后发表,仅反映原作者自己的观点,不代表“第一智库”网站的观点。
About US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中国-东盟基金·安邦合作项目 中信信睿·安邦合作项目
(安邦集团)北京安邦世纪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1993-2013 Anbound
法律顾问:君合律师事务所 | 京ICP备11036713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证110923号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