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日期 | 作者 | 
| 安理会新决议将影响朝鲜半岛局势走向 | 2016年01月25日 | 张琏瑰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学基本理论、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国际关系,著有《1945年以前国际政治中的朝鲜和中国》等 | 
| 新疆未来反恐在何方 | 2016年01月22日 | 厉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 关系性契约与中美信任维持 | 2016年01月22日 | 曹德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 朝鲜核试爆,别指望美国会有大动作 | 2016年01月22日 | 樊吉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领域:中美战略安全关系、美国军备控制、裁军与防扩散政策以及中美关系,著有《美国军事:冷战后的战略调整》等 | 
| 沙伊交恶的复杂性及地区影响 | 2016年01月22日 | 顾正龙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 
| 2015年莫迪在亚太如何打造“印度存在” | 2016年01月22日 | 林民旺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天下周刊研究院,著有《选择战争:基本规避损失的战争决策理论》等 | 
| 中国是否需要调整对朝政策 | 2016年01月22日 | 王晋 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系博士研究生 | 
| 默认朝鲜拥核以解决朝核问题 | 2016年01月21日 | 崔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 
| 日韩慰安妇和解绝非真正的东北亚和解 | 2016年01月21日 | 张敬伟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 
| 德国在欧洲难民危机中的表现 原因及其影响 | 2016年01月21日 | 郑春荣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德国问题研究所所长 周玲玲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德国问题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 
| 欧洲衰落应引起全球关注 | 2016年01月21日 | 托尼•巴伯 FT欧洲版主编 编译:陈隆祥 | 
| 欧盟贸易政策与安全政策的纠结与碰撞 | 2016年01月21日 | 蒋小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法、欧共体法、国际人权保护,著有《欧共体反倾销法与中欧贸易》等 | 
| 积极塑造中国在中东新角色 | 2016年01月20日 | 白联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 TPP的达成意味着跨国公司将主导国际事务 | 2016年01月20日 | 丁一凡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 
| 利益分歧延滞欧元区政策制定 | 2016年01月20日 | 阿肖卡·莫迪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客座教授 姚晓丹/编译 | 
| 反恐会让欧洲分化吗? | 2016年01月20日 | 郭欣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生 | 
| @中东|沙特和伊朗两个老大翻脸:海湾小国何去何从? | 2016年01月20日 | 张玉友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 
| 中国外交新局|实现全球战略,中国现在的外交投入够吗? | 2016年01月20日 | 王逸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著有《匈牙利道路》等 | 
| 中国在非洲圈地种粮? | 2016年01月20日 | 戴维•皮林 英国《金融时报》非洲版主编 译者:许雯佳 | 
| 西方的制裁解除了,从此伊朗会好起来吗? | 2016年01月20日 | 韩静仪 北京大学波斯语专业,现为伊朗德黑兰大学访问学者 | 
| 中国中东政策转变的尺度和空间 | 2016年01月20日 | 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 ANBOUND | 
| 美式民主打开中东“潘多拉魔盒” | 2016年01月20日 | 华黎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前驻伊朗大使 | 
| 中国为什么要当中东调解人? | 2016年01月20日 | 吴思科 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陈晓晨 人大重阳研究员 | 
| 中国中东外交须要怎样的话语支持? | 2016年01月20日 | 张楚楚 剑桥大学国关博士生,研究领域:中东政治 | 
| 以色列的海湾国家外交突围 | 2016年01月19日 | 王晋 海法大学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系博士研究生 | 
| 国际反恐局势回顾与前瞻 | 2016年01月19日 | 陆忠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著有《把脉世界》等 | 
| “一带一路”与日本:排斥还是争取 | 2016年01月19日 | 卢国学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 
| 傅莹谈中俄关系:是伙伴还是盟友 | 2016年01月19日 | 傅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 | 
| 中韩海域划界有利于两国海洋合作 | 2016年01月19日 | 郑伟 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副主任 | 
| 中国外交的“破”与“立” | 2016年01月19日 |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欧洲一体化与中欧关系、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北约研究,著有《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等 | 
| 有重点有步骤有区别地推进“一带一路” | 2016年01月19日 | 林民旺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著有《选择战争:基本规避损失的战争决策理论》等 | 
| 重建中的全球秩序观:合作共赢替代军事霸权 | 2016年01月18日 | 牛华勇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领域: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理论、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 武文捷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 
| 美日同盟强化给亚太和国际安全添堵 | 2016年01月18日 | 唐奇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 
| 从地区秩序构建看日本的新安保法案 | 2016年01月18日 | 时永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国际战略、中国外交 | 
| 沙特与伊朗“撕破脸”的背后 | 2016年01月18日 | 昝涛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地中海区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领域:世界近现代通史、奥斯曼-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伊斯兰研究、中亚国际关系问题,著有《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等 | 
| 中苏边界战争的真相 | 2016年01月18日 | 司马当 当代知名学者、作家、律师 | 
| 沙伊关系或以斗争求妥协 | 2016年01月18日 | 钮松 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关系学科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中东国际关系、宗教与国际关系,著有《欧盟的中东民主治理研究》等 | 
| 特朗普和美国共和党内的“阶级斗争” | 2016年01月15日 | 于时语 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新加坡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知名国际问题专家 | 
| 中国和地区论坛如何帮助阿富汗实现重建 | 2016年01月15日 | 史志钦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驻会研究员 陆洋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 | 
| 让世界听懂中国倡议:外交话语需清楚表述中国自身利益 | 2016年01月15日 | 方松英 美国莱斯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刘玮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特点与走势 | 2016年01月15日 | 高祖贵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战略与安全、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国对外战略、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中东问题等,著有《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等 | 
| 海上崛起:这次中国准备好了吗? | 2016年01月14日 | 胡波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海权及国际战略问题专家,著有《中国海权策:外交、海洋经济及海上力量》等 | 
| 南亚民族分离主义为恐怖主义火上加油 | 2016年01月14日 | 胡志勇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中-南亚安全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领域:南亚与东南亚地区的安全与外交战略,著有《文明的力量:印度崛起》等 | 
| 2015中国策:双盘棋局、宏图略展 | 2016年01月14日 | 李成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采访整理:王衍 | 
| 乌克兰与欧亚联盟战略关系分析 | 2016年01月14日 | 李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访问学者 | 
| 日本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反应 | 2016年01月13日 | 洪诗鸿 日本阪南大学企业信息研究生院副院长 | 
| 如何“优雅”地“干涉”美国政治 | 2016年01月13日 | 游天龙 留美法学博士研究生 | 
| 前瞻2016:决定世界趋势的政治震荡 | 2016年01月13日 | 吉迪恩·拉赫曼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翻译:王欣 青年观察者 | 
| 我们今天如何理解美国 | 2016年01月13日 | 欧树军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政治与法学理论、国家建构与治理理论等,著有《国家基础能力的基础:认证与国家基本制度建设》等 | 
| 中国“三战”战略让美国束手无策 | 2016年01月13日 | 彼得·纳瓦罗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