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
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反映了中央对经济走势准确判断和对潜在风险的深刻分析,也指明了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心。其中,“稳预期”是其他五个“稳”的重要基础和有效补充。
刘立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六个稳”,其中,稳投资是主要内容之一,凸显投资在稳定短期需求和促进长期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当前投资增速下滑不是一个孤立和短期的现象,而是影响投资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积累和持续爆发的结果,没有发展思路的根本转变,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很难扭转这一颓势。
徐忠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金融体系要从关注“规模”转向关注“质量”,金融功能要由传统的“动员储蓄、便利交易、资源配置”拓展为“公司治理、信息揭示、风险管理”。归结起来,金融治理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其他治理更加密切地融合,更好地发挥金融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这包括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去杠杆与完善公司治理的关系、金融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完善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可持续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等。
张千帆
著名宪法学家,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元宪法”是人民之间达成的基本契约。它在授权制宪立国的同时,规定了国家的基本目的和功能、国家不得侵犯的基本权利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与运行程序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一部正当制定的宪法建立在“元宪法”基础上,直接吸收了社会契约的基本原则与内涵。这样,宪法本身也就产生了一个等级规范结构,至少分为普通条款和一般修宪程序所不能修改的“契约条款”,进而产生了修宪合宪性及其司法审查等问题。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创新能力是一国经济发展根本的、最具有决定性的比较优势。近现代经济发展史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能,也是一国经济发展处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条件。创新需要被激发,要有能够激发创新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想在创新能力方面获得比较优势,前提是要有一个利于创新的环境和制度安排。
杨文明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教授
刘梦露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硕士研究生
吴量福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特聘教授,美国道格纳斯格洛夫市政府原CIO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作为一类“街头官僚”群体,既是城市治理和公共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又是与基层民众联系最紧密的公务人员,其行政执法行为既直接影响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又切实影响民众福祉,成为公众眼中“政府形象”的重要构成。要在推进全面法治的前提下,修正城管责任定位,明确城管职业化方向,依法构建城管职业规范,重塑职业化的城管队伍,这是城管队伍从自身做起,突破当前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困境的切实途径。
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近日,明星逃税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很多人指责这些高收入群体的税率过低,实际上这不只是税率的问题,我们的个人所得税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底层建筑,主要问题表现在八个方面。
郝红梅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
我国外商投资环境仍存在某些缺陷,在市场准入、市场竞争、法律政策、政府管理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仍较突出,使外商对发展环境、发展预期和长期投资信心缺失。但只要我们的投资环境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稳外资”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重要的问题不在于今年或者明年我国吸收外资的增长率及增长趋势,而在于吸收外资与我国更长期的经济增长,在于我们对内部的根本矛盾和存在的问题有足够清醒认识。
朱晓阳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法律人类学、人类学发展研究、工业人类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
长期以来,“二元对立”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逻辑方式,塑造出各样泾渭分明的知识图景.较为典型的表现之一,即用“城乡二元论”讨论当下中国社会农民进城问题。本文突破社会科学批判与制造二元对立语境,将“入城农民”与“农村”的“两栖”联系概括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人身-家庭’在乡村-城市空间上的撑开”。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从“场所”的重叠或延伸性的角度,重新理解农村的“空心”现象。
张淑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评估理论与评价技术
崔育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评估与政策
李金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政策
裴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
通过考察中、美、英、德、日五国在ARWU、THES、QS和UNWR“四大排名”中的总体表现与结构差距,发现:我国大学入选“四大排名”的总量靠前、名次靠后;教学、卓越科研及影响力维度差距明显且理念落后;国际化维度吸引力差、社会服务维度参与性高。未来应从加大资源投入、推进教师考核评价体制改革、转变国际化和社会服务理念等三个方面开展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