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农村宅基地制度:从管制、赋权到盘活 | 2019年03月20日 | 高圣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政策与实践——基于2015年以来试点地区的比较分析 | 2019年03月20日 | 张勇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维护和发展农民财产权利的思考和建议 | 2019年03月20日 | 张英洪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展、问题与趋势 | 2019年03月12日 | 孔祥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日本脱离农地零碎化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 2019年03月08日 | 姚长林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 |
农业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内在机理与可行路径——基于江西林镇及所辖李村的调查 | 2019年03月06日 | 梁栋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 吴惠芳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
资本下乡与乡村精英再造 | 2019年03月06日 | 李云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阮皓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新型城镇化前置条件与驱动机制的重新认知 | 2019年03月04日 | 樊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 郭锐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减贫神器, 还是制造新的不平等: 小微信贷的中国悖论 | 2019年03月04日 | 卢宁 瑞典隆德大学东亚与东南亚研究中心 翻译:杨龙 徐书鸣 |
小农与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分工体系中小农户结构性困境与出路 | 2019年02月27日 | 吴重庆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张慧鹏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城市化振兴乡村的逻辑缺陷——兼与唐亚林教授等商榷 | 2019年02月26日 | 申端锋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四十年中国农业发展改革和未来政策选择 | 2019年02月26日 | 黄季焜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国家治理逻辑转换视角的农地制度改革40年 | 2019年02月25日 | 陈明 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 | 2019年02月25日 | 高启杰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推广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农民缺的是“产权”还是“平台”? | 2019年02月18日 | 庄晋财 江苏大学教授 博导,广西特聘专家 |
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后的地权结构与权利关系 | 2019年02月15日 |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主任 |
大国小农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 | 2019年02月14日 | 马晓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
乡村振兴的真正难题及其破解之策 | 2019年02月11日 | 党国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夯实乡村振兴的农业组织基础 | 2019年01月31日 |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
土地管理法草案的历史进步与不足 | 2019年01月29日 | 田传浩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教授 |
四十年农村改革的回顾与感悟 | 2019年01月17日 | 柯炳生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决定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 2019年01月11日 | 王晓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
四大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2019年01月11日 | 蒋余浩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 |
土地制度安排与半城镇化问题研究:分野、论争及引申 | 2019年01月10日 | 朱要龙 云南大学人口所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 | 2019年01月10日 | 黄少安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兼产权研究所所长、学科带头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
从中国人保模式看金融扶贫的精准度 | 2018年12月12日 | 周子勋 |
以农村电商打造农村经济增长新引擎 | 2018年12月12日 | 韩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
深化改革——再从农村出发 | 2018年12月07日 | 张厚安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顾问、政治学教授 |
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不容乐观 | 2018年12月07日 | 苑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 |
美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其政策启示 | 2018年12月06日 | 李腾飞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粮食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周鹏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汪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
编制乡村振兴规划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 2018年11月30日 | 党国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
乡村振兴战略的来龙去脉 | 2018年11月30日 | 陈锡文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
农业政策过程检视:基本逻辑、运行偏差与优化策略(上) | 2018年11月19日 | 刘红岩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博士后、副教授 |
土地制度改革成败判断的四个基准 | 2018年08月17日 | 党国英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制度供给 | 2018年07月27日 |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制度变迁、土地制度与发展经济学 熊雪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
以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来自四川成都青杠树村的经验与启示 | 2018年07月05日 | 陈美球 江西农业大学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教授 宋绍繁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改革办[政策法规处] |
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 | 2018年07月05日 | 龙花楼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屠爽爽 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中国农资市场变迁与农业资本化的隐性路径 | 2018年06月22日 | 陈义媛 法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讲师 |
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 | 2018年06月11日 | 叶敬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发展历史与发展批判、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农村社会与农政变迁等 |
乡村振兴需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 2018年06月08日 | 杜志雄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
激励结构、内生能力与乡村振兴 | 2018年06月05日 | 张丙宣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华逸婕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
乡村振兴以都市圈为主要依托 | 2018年06月05日 | 杨开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 |
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的形成逻辑与实施政策 | 2018年06月01日 | 高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系常务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
乡村人才振兴方略实施建言 | 2018年05月31日 | 海皮 法学博士 |
农村社会治理的多元路径——陕西户县三村调查 | 2018年05月30日 | 袁君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暨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 |
乡村现代化的战略 | 2018年05月29日 |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制度变迁、土地制度与发展经济学。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回顾与思考 | 2018年05月23日 | 宋洪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二级研究员 |
土地托管的实践与组织困境: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 | 2018年05月22日 | 陈义媛 法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讲师 |
宅基地制度改革须处理好五对关系 | 2018年05月17日 | 陈美球 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教授 |
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富民兴村了吗? ——基于成都实践的调查 | 2018年05月17日 | 姚树荣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