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厘清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问题 | 2016年12月02日 | 常纪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构建内生机制推动贫困地区绿色发展 | 2016年11月01日 | 王勇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俞海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夏光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京津冀环境污染问题与综合治理 | 2016年10月26日 | 余刚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
生态文明建设要算好自然资源这本账 | 2016年10月20日 | 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
垂管改革试点体现的国家环境治理思路 | 2016年10月18日 | 常纪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困境与路径 | 2016年10月14日 | 何珊君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亚州中心访问学者 |
以生态红线为基准谋划国土空间开发 | 2016年10月14日 | 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
垂直管理改革的逻辑与任务 | 2016年10月13日 | 任勇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 |
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地方环保管理体制改革 | 2016年09月23日 | 陈吉宁 环境保护部部长 |
构建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模式 | 2016年09月14日 | 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
我国生态治理需要注意三大基本要素 | 2016年09月12日 | 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杨莘 人民智库研究员 |
第三方评估促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 2016年09月07日 | 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
关于我国生态治理的若干理论思考 | 2016年08月30日 | 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杨莘 人民智库研究员 |
英国雾霾治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2016年08月29日 | 廖茂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
生态治理体系的价值取向和立法路径 | 2016年08月23日 | 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
解决环境问题根子在转变发展方式 | 2016年08月23日 | 黄贤金 南京大学江苏绿色发展研究基地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经济与政策、资源环境经济学等 |
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共识 | 2016年08月10日 | 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
环境治理需形成权利回路 | 2016年08月04日 | 潘怀平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教授 |
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转型” | 2016年08月03日 | 魏靖宇 西安交通大学 刘晓勇 西安交通大学 |
将排污许可作为深化环保改革的重要载体 | 2016年08月02日 | 郭伊均 环境保护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
邢台水灾 政府的舆情应对伤害民心 | 2016年08月02日 | 张磊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借鉴美国经验,破解中国生态补偿难题 | 2016年07月27日 | 张晓娟 河南城建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 2016年07月22日 |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魏佳 |
如何治理农村“垃圾围村” | 2016年07月21日 | 高建设 中航工业党校校长 |
上海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思路 | 2016年07月19日 | 伏晴艳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副主任 |
厘清生态保护补偿五大关系 | 2016年07月19日 | 黄宝莹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 杜焱强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 包存宽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研究领域:战略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城市 |
生态文明呼唤共享经济 | 2016年07月15日 | 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巡视员、研究员,研究领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 |
推进地方环境监管执法信息公开与评价 | 2016年07月12日 | 黄德生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雾霾治理立法:趋向与反思 | 2016年07月08日 | 温晋锋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赟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社会本质上是水利社会? | 2016年07月07日 | 王铭铭 北京大学教授 |
谨防天灾中的诸种人祸 | 2016年07月07日 | 仇立平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面对水灾,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 2016年07月07日 | 葛剑雄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绿色消费应成为一种自觉 | 2016年07月01日 | 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巡视员、研究员,研究领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 |
中国建设碳市场的政策选择 | 2016年06月27日 | 陈健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 |
推行轮作休耕实现污染耕地绿色修复 | 2016年06月23日 | 滕应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土壤环境微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 |
论农村环境保护的政府责任和合作治理 | 2016年06月21日 | 李明璗 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博士 |
多元共治 解决雾霾治理“五难”问题 | 2016年06月15日 | 詹承豫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全球气候变迁实际上是人文问题 | 2016年06月14日 | 李景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原所长,著有《史前认识研究》等 |
“土十条”透漏出政府治理土壤污染的决心 | 2016年06月03日 | 董战峰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主任 |
常州污染事件呼吁专家问责制度 | 2016年04月21日 | 邓曦泽 博士、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生态文明制度配套落地的捷径 | 2016年04月15日 | 苏杨 环境科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人口、资源、环境政策等 |
天人合一能够解决环境问题吗?——气候变化的政治模式反思 | 2016年04月13日 | 白彤东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生活方式革命是化解能源环境危机治本之策 | 2016年04月08日 | 张孝德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副主任、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管理,著有《文明的轮回——生态文明新时代与中国文明复兴》、《现代公共政策概论》等 |
供给侧改革助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2016年04月08日 | 李佐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领域:资源与环境、人本发展理论、宏观经济和中国走势等,著有《中国改革新思维》等 |
水土污染立法应直面中部环境问题 | 2016年04月07日 | 常纪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构建面向生态文明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系统 | 2016年03月25日 | 郝栋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讲师 |
生态文明:解决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方案 | 2016年03月04日 | 钱易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著有《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等 |
当农村环境遭遇治理危机 | 2016年02月29日 | 张玉林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的农村问题与环境问题,著有《转型期中国的国家与农民》等 |
项目下乡与基层环境治理 ——桂西M镇个案研究 | 2016年02月25日 | 吴柳芬 中国人民大学社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 |
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保障机制 | 2016年01月26日 | 傅学良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